我縣舉辦紀念謝靈運誕辰1640周年交流座談活動
暮春四月,甌江兩岸草木蔥蘢,詩韻流芳。為紀念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誕辰1640周年,深入貫徹浙江省委省政府"四條詩路"文化帶建設戰略,4月18日至20日,我縣舉辦紀念謝靈運誕辰1640周年交流座談活動。本次活動由縣委宣傳部、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指導,永嘉縣山水詩研究會主辦,鶴盛鎮人民政府、大若巖鎮人民政府、樂清市白石街道協辦,聯動省詩聯和市縣兄弟單位的專家學者齊聚永嘉,沿著謝靈運千年足跡,探尋山水詩韻的源頭活水,為打造甌江山水詩路新高地注入文化動能。
山水尋蹤啟新篇
19日,與會人員們沿著謝靈運筆下的山水脈絡,深入我縣石門、綠嶂山、大若巖陶公洞,鶴陽、蓬溪村等古村落。探訪謝靈運筆下“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暝還云際宿,弄此石上月”的石門與綠嶂山。石門峽谷中,峭壁對峙如門,楠溪江水奔涌而過,激蕩起千年回響。移步綠嶂山,層巒疊翠間,一條古驛道蜿蜒而上。據考證,這條古道正是謝靈運任永嘉太守時開辟的‘謝公屐’遺跡。當年他在此留下‘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的詩句,足見其對永嘉山水的癡迷。
從石門的雄奇到綠嶂的清幽,從陶公洞的玄秘到古村落的鄉愁,此次探訪不僅是一場追尋詩祖足跡的文化之旅,更是一次凝聚智慧、共謀發展的思想碰撞。每一處古跡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大家沿著謝靈運曾經的足跡,感受千年山水詩韻的浸潤,領略甌江沿岸獨特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沉浸式體會謝靈運筆下山水的魅力。
共織千年詩路同心圓
次日的座談會上,知名專家學者們圍繞謝靈運山水詩的研究、甌江山水詩之路的打造等主題展開深入探討。大家引經據典,從謝靈運山水詩的藝術特色、文化價值,到甌江山水詩路在新時代的發展方向、推廣策略等方面進行了全面且深刻的發言。在互動交流中,現場氣氛熱烈,各方代表暢所欲言,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為我縣進一步挖掘山水詩文化內涵、提升甌江山水詩路影響力建言獻策。
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副會長、浙江省之江詩社社長郭星明在座談會上表示:“這次的機會相當難得,永嘉山水詩研究會在整個甌江山水詩路的全流域文化提升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溫州和麗水作為甌江山水詩路的重要節點,一直缺乏交流平臺,此次平臺的建立意義重大。眾多專家齊聚交流,是一件大好事。借此機會,我提出全流域、高水平、深入研究三個話題,為兩地未來深入交流詩詞及提升研究運用水平提出建議。”永嘉山水詩研究會會長李建初稱:“多年來,我們一直希望能與溫州各地、麗水等地區共同打造山水詩路。我們接連幾天考察謝靈運曾走過的地方,共同探討后深刻認識到,永嘉文化底蘊深厚,應作為山水詩路新高地精心打造,后續還需進一步完善相關措施。”
文化賦能啟新程
此次座談會的成功舉辦,為甌江山水詩路的打造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專家學者們紛紛表示,謝靈運的詩歌是甌江山水詩路文化的瑰寶,要深入挖掘其內涵,讓更多的人了解甌江山水詩路的魅力。同時,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加強區域合作,整合資源,打造更多以甌江山水詩路為主題的文旅產品和線路,提升詩路文化帶的影響力和吸引力,讓甌江山水詩路成為一條閃耀在浙江大地上的文化旅游長廊,讓更多的人在欣賞山水美景的同時,領略到詩詞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時,我縣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充分挖掘和利用謝靈運山水詩文化資源,加快推進甌江山水詩路建設,努力將永嘉打造成為甌江山水詩路文化高地、文旅融合樣板地,讓千年山水詩韻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