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三江街道創新推出“轉作風、提能力、拼項目、樹品牌”強基賦能主題實踐活動,經濟社會保持健康平穩發展,2024年七成經濟指標排名全縣前三。
數說固定資產投資53億元(房地產投資31.36億元),全縣第二;規上工業總產值22.98億元,同比增速5.79%;農業茶葉產量453.8噸,產值3.75億元,同比增速6.8%;規上服務業總營收1.14億元,同比增速5.62%;限上餐飲業總營業額1408.7萬元,同比增速6.04%;限上批發業銷售額224.58億元,同比增速81.51%,在市級作交流發言。
完善日晨會、周會商、月比拼機制,實施黨員干部亮形象、亮承諾、亮口碑“三亮工程”,15天完成擬出讓地塊2個祠堂和釘子戶未拆除房屋的清零、30天完成過江通道村社政策處理、45天完成200戶“異地權益置換”簽約,如期完成溫州北互通、104國道三江至黃田段、烏牛互通、杭溫高鐵三江段政策處理。
培育擬上市企業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各1家。完成甌窯小鎮2.0版改造升級,全年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帶動群眾年人均增收1500多元,獲評兩項省級榮譽。
全年新開工項目6個、竣工9個、復工2個,順利解決希爾頓酒店停工17個月、國鴻中心欠薪停工等重大問題,謀劃申報2個總投資約9億的債券包。
有效破解新建村安置停滯十年、楠溪江三橋5類危橋隱患、7#地塊中鼎商業廣場集中交付房鬧等重大社會性問題,全年工業企業生產安全事故和消防火災亡人事故“零發生”。
2025年:轉作風、提能力、拼項目、樹品牌
2025年,三江街道將持續深化“轉作風、提能力、拼項目、樹品牌”強基賦能主題實踐活動這一載體,著力鍛造一支作風硬、能力強、善攻堅、重廉潔的干部隊伍,以項目建設為龍頭、城市能級提升和產業轉型提升為主線、以隊伍培育和基層基礎為基石、以征拆清零、安置提速、破解歷史遺留問題為突破口,全力打造“RBD半島時尚消費區、RBD東部生態休閑區、大甌窯共富示范區、羅東產教融合區”,推動“經濟、城市、社會、政府”四大轉型。
強化統籌規劃協同推進征拆安置
鼓勵異地安置。原則上不再新建安置房,探索多樣化異地安置政策,協同解決拆遷和三產安置、存量商品房消化、土地出讓,促城市品質提升。強化征拆攻堅。實行“專班推進、掛圖作戰”機制,建立“一戶一策”,確保征拆安置目標如期實現。加快在建安置房建設。重點推進浦東、后江、江頭、寧浦等城中村改造項目的安置房建設,爭取提前摸文安置。
拓展產業發展加快城市經濟轉型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堅持招引優質企業、培育本土企業兩手抓,突出打造中鼎商業廣場、立體城購物中心、甌窯小鎮、市井夜市、月光水街等消費場景,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重點構建“傳統+新興”兩大產業集群,梳理羅東片未利用土地11處約253畝,根據實際需求和招商情況與上級對接調整為工業用地,推進工業園區的擴容和提升;同時,持續引導企業智能化改造,加快溫大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研究院成果轉化,全力扶持“工正”上市。大力發展平臺經濟,謀劃推進RBD東部生態休閑區項目。加快世界永嘉人貿易港、數字經濟產業園、綜合茶城建設,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搶抓政策紅利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計劃開工重大項目10個,投資約72.1億元,年度投資5.56億元,包括浦東城中村改造、后江城中村改造、江頭城中村改造二期等3個房地產項目;江頭路、三江之心、浦東西路等5個市政基礎提升項目。續建重大項目18個,投資約279.1億元,計劃竣工數8個,年度投資28.55億元,包括府東路過江通道、104國道改線、烏牛互通等交通投資項目3個,總部經濟園周邊配套工程、數字經濟產業園周邊配套工程、現代茶葉園周邊配套工程等專項債項目3個。謀劃重大項目前期12個,總投資495.3億元,爭取完成大部分前期工作。全力搶抓政策紅利,積極申報浦東片區城中村改造等3個總投資約120億的土地收儲項目,并全力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專項資金等各類政策支持。
加強社會治理確保守牢平安底線
堅持化解打擊并進,鐵腕推進風氣扭轉。深化重點安全領域整治,實行班子成員掛鉤“8+5”領域,梳理羅列重大隱患和重點隱患清單,按照“清單化、銷號式”的閉環管理,每周研判推動風險隱患清零,力爭2025年街道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同比下降20%以上,確保不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開展“六清”行動,確保高質高效、平靜平穩換出村社好班子、干部好狀態。聯動抓好合法性審查、大綜合一體化等工作,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建設格局,推動法治建設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