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永嘉縣綜合行政執法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加快推進“擁江融入產城融合”,勇于擔當,積極作為,以實干實績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榮獲強城行動專項先進單位。
數說創新實施“網格化巡查+智能化監管”環境治理體系,2024年共梳理重點區域問題清單434處,并按時銷號整改。同時,深化文明創建工作,建立健全“定點值守+機動巡查”“提前到崗+時段保障”等管理制度。創新推出“潮汐式管理+柔性疏導”流動攤販治理模式。以工筆技法點染四季景廊,新(改)建十二峰、甌窯小鎮、龍頭村東岙等3處口袋公園,提升改造公園綠地1.36公頃,增添觀賞植株115株,更新市政景觀2.2萬盆,打造節日氛圍花境4組,構建"推窗見綠、移步換景"的生態格局。全年開展垃圾分類宣教講座、“十進”宣傳等活動878場,完成創建省級高標準垃圾分類示范小區21個,改造提升投放點46個,實現居民知曉率和分類準確率雙提升,打造垃圾分類縣域治理新樣板。
2024年共完成9個小區二供設施改造,惠及居民3200余戶;實地踏勘符合條件的小區,改造智能水表200只,節水器具100套,逐級申報省級節水型小區7個。同時,開展各類用水、節水宣傳活動15場,發放節水宣傳手冊500余份。完成農污設施標準化運維523個,任務完成率103.16%;重點完成上塘污水凈化站三期工藝的生物膜和臨時終端建設工作,提升上塘片區污水處理能力至1.55萬噸/日,減緩上塘污水處理壓力。
燃氣安全百日攻堅專項整治行動共完成用氣場所檢查4909家次,整改率100%;今年,全面完成甌北街道天然氣置換工作,圓滿解決家樂燃氣歷史遺留問題;同步推進全縣老舊管網檢測評估,累計完成108.81公里,改造提升1.1公里。全年修復市政道路破損點372處(3592㎡),完成窨井蓋修復118處,人行道422處;持續實施路燈改造提升工程,更新燈桿76桿、燈盞3545盞,確保我縣亮燈率99%。
全面推行亮碼檢查,亮碼檢查率達99.67%;落實“綜合查一次”“監管一件事”,2024年全縣共開展行政檢查10427戶次,“綜合查一次”實施率44.71%,減少企業干擾2398次。圍繞“增值化”服務改革,創新打造執法助企服務加油站3處,打造企業“家門口”的執法助企服務點。2024年,全年立案1658起,處罰金額達1062.8萬元。查處建筑垃圾領域案件263起,累計處罰金額732.2萬元,其中五十萬以上案件3起,突破百萬級大案1起;查處人行道機動車違停2萬余起。
執法助企服務加油站
2025年:以實干實績促落地見效
聚力城市品質提升,持續打造宜居的城市環境
聚焦生態環境整治。高標準落實城區市容、楠溪江流域等重點區域的環境治理,集中開展建筑垃圾亂傾倒、禁區露天燒烤等專項執法行動,依托“人防+技防”的方式,強化生態環保領域的執法打擊。同時,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持續開展市容環境治理,提高巡查覆蓋率,鞏固提升城市環境品質。聚焦垃圾分類落實。壓實鄉鎮(街道)主體責任,重點抓好“定時定點”和“示范創建”工作,完善生活垃圾與餐廚垃圾收運體系,緊盯回收利用率、易腐垃圾處理占比、有害垃圾處置率等指標,進一步補齊短板,提高分類實效。聚焦公園綠地提質。積極響應溫州市“全城園博”辦會理念,加快推進永嘉“山水公園”分會場籌辦,以“1個分會場+3個博覽點”的模式,構建多條漫游體系,突顯永嘉山水特色。
甌窯小鎮口袋公園
聚力行政執法改革,持續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提升統籌協調能力。持續加強縣鄉兩級行政執法指揮中心建設,發揮指揮中心統籌協調能力,抓實涉企檢查計劃統籌;推進賦權事項動態調整,提升賦權精準度。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貫徹落實國務院及省政府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相關文件精神,嚴格落實亮碼檢查,確保涉企檢查亮碼率保持100%;堅持“管住風險、無事不擾”,持續推進“綜合查一次”;探索實踐分類分級檢查、行政檢查預告等檢查模式,形成科學、有效、高效的制度機制。加強涉企執法服務。落實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提升執法隊伍業務素質和履職能力。持續推進執法助企服務“加油站”建設,開展企業走訪、企業座談等活動,了解企業所急所盼,將執法服務落到實處。深化預防性理念和法治化理念,進一步發揮行政執法引導、教育、規范、指導功能,推動企業建立常態化自查自糾機制。
燃氣安全檢查
聚力城市安全運行,持續打造有韌性的城市
筑牢燃氣安全保障。深化城鎮燃氣安全全鏈條專項整治,摸清隱患底數、限時整改、開展“回頭看”,確保閉環管理。協調縣瓶裝燃氣企業和市公用集團開展規模化整合,加快推進問題場站整改與新場新建項目,持續開展送氣工隊伍整治工作。強化橋梁隧道監管。持續開展對全縣市政橋梁、隧道和城市道路的檢測工作,緊盯橋梁、隧道結構安全狀況,強化質量管控,確保安全出行,同時強化市政道路審批,優化審批流程,統籌開挖工程,避免重復開挖、多頭開挖。強化極端天氣防范工作。組織開展市政道路、易澇區域等風險排查,針對冬春季節城市道路橋隧易積雪結冰、暴雨城市內澇等突出風險,做好風險研判、應急物資、人員儲備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