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縣發改局緊緊圍繞全縣“擁江融入、產城融合”的總體思路,落實“一個首要任務、三個主攻方向、兩個根本”工作要求,全面對標溫州“四大振興”“強城行動”,為聚焦打造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縣域樣板貢獻發改力量。
數說 全縣生產總值突破6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6.3%、居全市第6位。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戰新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5.6% 、居全市第3位;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9%,居全市第5位;服務業增加值350.4億元,增速6.6%,居全市第2位;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牽頭推進強城行動功能優化行動專班工作,優化縣域承載能力工作思路,謀劃10個縣城承載能力提升項目,完成有效投資60.03億元,投資完成率達206.15%。
全年共謀劃實施83個重大開工、121個重大續建項目,列入省“千項萬億”工程11個、市“百項千億”工程36個,入選海洋強省、海洋強市重大項目清單19個、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計劃8個;抽水蓄能永久用地獲國務院批準,上、下庫大壩爆破開挖,比亞迪正式投產,杭溫高鐵正式開通;爭取中央預算內、“兩重”“兩新”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共計9.06億元,排名全市第一;獲批再貸款額度6.42億元;成功爭取2025年中央預算內城市地下管網領域提前批次資金2.5億元,下達資金額度占全省總下達額度20%,排名全省第一。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6%,排名全市第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3%,排名全市第2;城鄉居民收入倍差1.85,縮小幅度0.03。對口工作成效顯著,楠溪江雅克音樂季系列文化活動在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人民網、中國新聞網、美國僑報網等30余家國內外媒體相繼發布新聞報道80余篇,直播觀看量達50萬以上,永嘉楠溪江、紅原草原等元素知名度持續擴大;山海協作工程不斷深入,推進產業合作項目43個,產業飛地建成投用3個項目,消薄飛地返利近200萬元。
2025年: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立足高位謀劃
全面對標中央、省市重大決策部署,高站位系統性謀劃好永嘉“十五五”發展的總體思路、奮斗目標、戰略定位、指標體系和重點任務,把重大平臺、重大項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等謀準、謀實、謀到位,高標準完成“十五五”規劃基本思路編制工作,同時推動工業、商貿、民生事業、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形成一批富有前瞻性、戰略性的課題成果,為搭建“十五五”規劃綱要基本框架打好堅實基礎。謀深謀實“十五五”重大項目庫,圍繞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現代化基礎設施提升、科教衛創新等重點領域,繼續做好430余個前期項目謀劃儲備工作,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省、市“十五五”規劃。
監測經濟運行
牢牢把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后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24字要求,聚焦擴大內需、科技創新、強城興村、改革開放、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六大方面,推動經濟穩健向好,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城市能級持續提升,“三大差距”逐步縮小,民生福祉不斷增進。強化部門聯動、上下協同的分析研判機制,緊盯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開展常態化監測,科學研判經濟運行態勢,著力提高經濟形勢分析科學性和前瞻性,力爭2025年全縣GDP增長6%以上。
推動項目建設
堅持“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干”,健全“三庫三清單”項目管理機制,建立重大項目“一表統管”服務機制,安排實施重大開工、重大續建項目220個,帶動固定資產投資330億元以上。運用好“4+2+N”重大項目前期謀劃決策機制,進一步提升項目成熟度,推動形成重大項目梯隊儲備,爭取部分條件成熟的前期項目轉開工項目,不斷擴充2025年固定資產投資盤子。建立完善重大項目專班推進機制,及時掌握、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依托“雙月攻堅”、“百日攻堅”等項目推進載體,全速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以上。
全力爭取要素
緊盯國家支持領域,瞄準資金投向,全面梳理各領域儲備項目,做深做實項目儲備庫,讓可行性強、成熟度高、帶動能力好的“大好高”項目,更多納入國家和省級盤子。優化要素專班運行機制,依托“1+9+X”組織架構,做好我縣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專項債等重大項目全過程服務,牽頭審批綠色通道,為重大項目爭取落實用地、資金等要素資源保駕護航,力爭全年向上爭取資金10億元。
聚焦產業創新
培育壯大新興主導產業,系統推進新能源、數字經濟、生命健康等產業集群發展,發揮比亞迪、永嘉抽水蓄能電站等重大項目輻射帶動作用,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面,做大高精尖醫療器械與健康裝備產業。前瞻性謀劃布局未來產業,加快自動駕駛“一路三區”“低空+”應用場景打造,加快搶占低空經濟、智能網聯等新賽道。積極謀劃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創建,以大平臺集聚效應引領服務業產業發展;協同各行業主管部門和屬地鎮街,全力推進服務業指標爭先進位,力爭2025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以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收同比增長10%以上。